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权威发布

教育部、江西省整省推进职业教育,首提“建设职业院校红色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2020.08.27

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


教育部各司局、各有关直属单位,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相关高校: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为直接,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发展。长期以来,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立足地方实际,统筹规划推进,成效显著。当前,江西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亟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和培训综合改革,通过提质创优、协作共享,打造新时代中部地区和革命老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和标杆,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江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红色文化传承为特色,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和培训综合改革,探索适应新时代中部地区和革命老区需求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为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中西部地区探索可复制的经验与模式,为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提供“江西方案”。

(二)建设目标

——建成中西部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全方位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提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

——建成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培训高地。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实施职业院校促进就业创业培训行动计划,面向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和贫困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造血式”扶贫作用,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建成职业院校培根铸魂的育人高地。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与职业教育紧密相连的红色教育资源,探索建立一整套适应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的红色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推进思政课创新和红色基因传承,打造德技并修的技术工人和大国工匠队伍。

——建成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高地。以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改革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创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高地。立足江西,服务全国,建立就业、职业、产业、行业和企业“五业联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提升技术支撑和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扩大开放程度,推动职业院校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以落实同等重要地位为目标,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三)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

把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发挥好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职能和职业院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职业教育正确方向,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探索以公开选聘的方法加强职业院校领导班子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领导干部科学的选用、培养、交流、退出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四)建立专项工作推进机制

建立由教育部部长和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任组长,教育部分管副部长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教育部相关司局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组建由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合作制定印发相关政策,具体推进工作。江西省把职业教育作为对省内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落实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各设区市根据产业分布、发展情况制定“一市一策”工作方案,并报教育部和省政府备案。

(五)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清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顽瘴痼疾。深化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建立技能导向的技术工人长效激励机制,企业工资总额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倾斜,高技能人才人均工资增幅应不低于本单位管理人员人均工资增幅。对国有企业进行业绩考核时,对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的专项成本,经审核确认后,当年新增支出部分视同利润。省“双千计划”设立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专项,支持高技能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在省劳动模范、政府特殊津贴、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评选时,对高技能人才给予一定倾斜。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时同等对待。探索在基层大学生村官选聘时,面向职业院校毕业生单列计划。落实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称评聘和职务职级晋升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对待。

(六)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在设区市和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布局各类职业教育基地和示范园,保障职业教育设施合理用地需求。用地计划安排应优先保障职业教育设施用地需求。加大职业教育项目规划建设审批支持力度,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服务。开展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市、县(市、区)和院校评选,对职业教育先行先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部省共同组建中部地区和革命老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布局、校企合作创新模式、专业人才供需预测等开展深度研究。构建全方位、多视点、广渠道的立体化大宣传格局,部省共同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构建系统化传播平台及渠道,讲好职教故事,传播职教声音,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职业院校服务能力

(七)服务重大发展战略

服务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建立就业、职业、产业、行业和企业“五业联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围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稀土稀有资源绿色利用、虚拟仿真等重点发展产业和公共卫生、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现代农业等社会紧缺领域,面向“新基建”等未来发展方向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增强技术支撑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列入高职扩招专项计划。建设产业人才需求数据平台,编制并适时调整江西省急需紧缺职业(岗位)目录,健全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完善专业设置认证、质量评价、预警调控机制。开展健康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专项突破计划。积极参与“鲁班工坊”项目,配合企业走出去战略,按照“一行一校”“一企一校”模式,整合省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配套建设职业培训学校(中心)、中医药保健中心(所)。

(八)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年度培训规模达到200万人次。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创新“互联网+职业培训”,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实施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建立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发挥职业院校“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作用,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扎实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鼓励职业院校组建产业专家技术团队,深入开展技能扶贫。积极开展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贫困劳动力、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九)推进职业院校全面向社会开放

建立开放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现有资源,采用线上预约、登记,线下一码通行的方式,面向社会有序全面开放实训场所、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短期培训、竞赛观摩、素质拓展等各类学习服务;开展职业院校开放课程系列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体验活动。将职业院校全面建设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学生及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广阔平台。

(十)提高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辐射能力

高标准如期建成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国家标准,形成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标准体系。健全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教育资源共建、共管、共享机制,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发一批基于虚拟仿真实训环境的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项目课程,建成与各专业大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虚拟仿真实训课程体系与教材并向全国推广。定期举办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论坛,对虚拟仿真教育教学标准和方法进行研讨。面向省内外广泛开展学生实训实习、教师提升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中小学科普教育以及社区教育、企业培训等服务活动,到2022年,线上线下年实训规模达到20万人次以上。

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释放职业院校办学活力

(十一)理顺职业院校管理体制

打破学校类型界限、条块分割的藩篱,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优势,巩固教育部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职业教育工作的良好格局。支持江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设置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推动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业务属地管理。

(十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内部管理、教师招聘、教师待遇、职称评聘、校企合作、专业设置等方面,赋予院校更多自主权。院校在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院校按规定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招聘方案报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类人才。大力推进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由院校自主聘用内设机构干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可按规定在目录外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培养紧缺急需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三)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持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完善成本分摊机制,根据专业特点、培养成本和办学水平,制定差异化的高等职业院校学费标准和生均拨款制度。逐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在“十四五”期间达到8000元以上。基于生均培养成本,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给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用于职业院校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投入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PPP模式、融资贷款、土地置换等途径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投入渠道。鼓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发展。

(十四)创新职业院校协同发展机制

成立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G10联盟(由1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构成),加强高水平职业院校深层次合作与交流。联盟成员招生考试联合命题,联合开展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联合建立和发布学分互认课程目录;联合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融合校企合作资源,共建产教融合高水平实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开展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可以互派学生开展为期不超过1年的交换学习。在G10联盟的基础上,发起组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邀请发达地区优质职业院校加入,探索区域间职业院校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500门左右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发挥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带头示范作用,组建名师授课团,共享优质专业课程资源;推动校内高水平实训基地省内共享;实现院校间图书馆一码通行,专业书籍馆际互借。

五、以职教高考改革为抓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十五)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出台江西省“职教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文化考试分档合格、技能成绩排序录取”为原则,科学设置符合不同专业大类特点的“职教高考”职业技能考试科目群,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录取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或职教高考。聚焦江西省重点产业需求,按照专业大致对口原则,指导和支持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和专业更多招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通过3-5年努力,使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招收中高职毕业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研究单独招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优秀获奖选手和有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具体办法,制定适合传统工艺传承人特点的单独招生考试办法,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

(十六)夯实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地位

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培基固本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提质扩容,将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当地各类学习群体的办学实体和学习中心。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成1所符合标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办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常住人口在50万人以上的县(市、区)要重点办好至少1所办学条件良好、办学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具有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到202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设置标准,统一办学类型,总容量达到高中阶段学校学位总数的50%以上。完善省级高中阶段学校电子化招生管理平台,对全省高中阶段学校职普比进行统筹调控,稳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将技工学校招生纳入省级高中阶段学校电子化招生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到202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数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50%。

(十七)扩充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所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支持江西把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支持3-5所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单独转设或与省内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合并组建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支持江西新设2-3所由大型企业集团举办的非营利性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支持江西创建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遴选特色优势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支持江西1-2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升格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支持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统筹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探索组建若干所综合性、区域性、行业性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在优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分院,重点培养五年一贯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优化职业院校区域和专业布局,打破隶属关系界限,整合部分职业院校及其他办学资源,新建一批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高等职业院校,组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支持国家开放大学将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作为重要的改革试验点,统筹多种资源,探索中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