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前沿观点

知行合一:破解研学旅行和综合实践的迷题—何小瑜

2019.07.05

近年来,教育部将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加以推广,在业界掀起一阵热潮。学校、教育机构、旅行社纷纷投身其中。在摸索前行的过程中,涌现了一些优秀范例,也出现了些许乱象,游而不学,行而不研,安全但不规范,热闹但无收获的研学旅行比比皆是。究竟研学旅行的价值何在,综合素质教育怎样开展,笔者从事多年综合实践教育和研学旅行工作,欲带领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破解谜题。

 

一、商业机构的研学旅行产品怎么卖

如果非要将“研学旅行”作为一项严肃的教学活动,它应归属于教育部明确命名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考察探究”类。更确切地说,教育范畴的“研学旅行”,不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或者一种教学方法,而只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实际情况是,当校外教育机构把“研学旅行”作为一个商业产品,产品形态通常是出具一份校外活动方案,学校通常将它作为常规的“大规模集体校外活动”如春秋游活动的一种变式。

而历来校外活动通常是学校自行组织,或者由旅行社代办。校外活动外包主要能为学校提供两方面的帮助:省去活动的准备工作时间、少派一些教师外出跟队。因此,学校选择服务供应商的关键条件,是具备营运资质,拥有组织大型团队旅行的项目管理经验。这些条件门槛并不高,技术含量低、多数正规运营多年的旅行社都符合条件,也因此历年来旅行社顺理成章地成为校外春秋游活动外包的不二选择,并且服务满意度较高。“研学旅行”概念的兴起,正值各景点从传统视觉观光式旅游向多维度互动型体验服务升级的阶段,旅行社顺手把项目名称从春秋游改为研学旅行,挑选一些带多感官互动型体验项目的路线,仍然可以满足校方的“研学旅行”需求,维持原有市场格局。由此一来,“研学旅行”在传统教育市场,的确会产生一些增量,但还未能或无法产生对校外教育行业搅局的威力。

针对校外活动服务产生的增量,目前的市场竞争呈现四种策略:一靠资源整合形成的成本管控和价格优势,比如各种传统旅行社;二靠强大的市场基础和品牌效应,比如世纪明德;三靠较强的校外活动研发和组织能力,比如近年来兴起的侧重亲子游的教育服务机构或旅行社,四靠教育主管部门认可,自上而下覆盖区域市场,目前有没有还未可知。

增量对利润无补,那么能否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来实现更高利润呢?目前来看,针对研学旅行的服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能带来品质优化和更高的客户满意度。然而,旅游体验容易,体验到实践难。全年级500人以上规模的研学旅行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各种类型的实践)等严肃的学习活动,对活动内容、时间、场地、工具耗材、导师都有特殊要求,目前研学基地和景点能为传统春秋季旅游活动提供的导游尚且供应不足,体验式旅游服务也还在开发初期,更不要说承接大规模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要满足实践的教学要求,不仅基地和景点需要额外资金投入,学校也需要教师额外的备课和踩点,而且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资金支持,而这些投入不仅缺乏成熟的经验,从中长期来看,投资回报率也尚不明朗。

传统的校外活动在各地本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卓著。如果硬要被套上一个“研学旅行”的外套来装逼,让它承担自己承担不了的责任,会造成本末倒置。这种病急乱投医的草率之举,除了拉动旅游内需,或让某些人浑水摸鱼之外,对教育却是有害无益,只会让教育者更加迷乱。那么,实践教育到底要怎么搞,才能成为它本要解决问题的靶向药?

 

二、学校的综合实践教育怎么搞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发展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上述关键能力的表述,指向的是仅有知识无行为能力、应试教育的问题。

起初,教育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成几门课程:生命生态安全、信息技术、可爱的四川、劳动与技术、家庭社会法治等。这些课程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被主科随意占用,或者仍然是以课堂知识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高中阶段,则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项目计入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热闹一阵后仍被应试的火焰浇灭。而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由学生课余自主完成,单位盖章的书面报告真实性无人考证,综合素质评价走形式。

后来,教育部发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但不是“课程标准”,而且没有明确纳入各年级的教学计划并和评价体系挂钩。所以这份纲要对学校而言不具有可操作性,作为教学的学术参考依据,和上述已纳入教学计划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样,被边缘化。

另外,新版教材中嵌入了少量综合实践活动,但由于教材本身仍没有脱离传统教学内容的范式,而且考试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与之匹配,因此新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行可不行。孤立地更新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使得这一变革显得羸弱无力。

从本质来看,教育本应是浑然一体的,但是由于知识的极速增长需要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才逐渐有了根据知识领域进行的分科教学。分科以及应试导向的教学导致了不同知识间的碎裂、某些关键素质的偏废、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被动学习对主动学习的取代。因此,教育优化要将现有基于分科的、只重知识的、间接经验、被动学习与实践学习、跨学科学习、真实情景学习进行融合和统整。这种优化仍然是基于现有分科教学,但学科内的实践教学和跨学科的实践教学应被作为有机体,与现有各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和统整,并对教学模式各要素的进行协同优化,实现知行合一的彻底落实,实现教学效率和品质的兼顾。各学科教师是应试教育问题的操盘手,由学科教师以单学科个人和跨学科团队为单位,对现有学科课程进行内生性优化和创新。教师自我变革、从传统学科入手、全面优化教学模式,是掐住应试教育之七寸的关键。

独立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这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做法,不仅没有对症下药,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从这些课程目前在学校运行的现状可知,它的悲惨命运从出身时就已被注定。实际上,现行学科分科是基于知识领域的经典分类,涵盖了传统和新兴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全部内涵。生命生态安全、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家庭社会法治以及社会实践、社区服务项目等,这些已经独立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项目,其知识领域本都已为传统学科所涵盖,并不需要单独开设。例如,生命生态安全可以分配在科学课、体育课中,信息技术开设在科学课中,劳动与技术涵盖在科学课和德育活动中,家庭社会法治内容涵盖在德育活动中,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则是语文、科学、德育活动可涵盖的实践领域。

 

三、破解谜题的策略何在

知行合一,历史上一直中外教育界人士孜孜不倦探索的课题,陶行知的山海工学团,杜威的实验学校,2016年中英教师的比拼,以及芬兰跨学科教育的范例,都在本土教育界引发了反响甚或实践的热潮。对于这个课题,我国教育部给出“综合实践”的解决方案,希望借助它来实现应试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间的平衡和补足。但具体落实到学校操作层面,到目前为止,教育部的种种解决方案还不令人满意。

这项教学改革涉及到学科教学模式里每个要素的优化和整体革新,涉及到每个年级和每个学科课程,对教学任务紧、日常工作繁重、教研能力有限的教师来说,绝非一日之功。部分学校的部分班级的部分学科老师能局部或偶尔在自己的课程中融入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湖南卫视《我的纪录片》2018100809期中的地理老师和物理老师。但这种尝试要形成该门学科在该年级该学期的教学范式,需要学科教师技术和时间的支撑,需要校领导对这项教学实验的首肯,纪录片中那位校长委婉拒绝了地理老师的这一要求。

所以,将综合实践教学与现有学科教学进行无缝融合是一项针对国家学科课程的校本化教学改革,不是一个有雄心的学校恐怕很难有效地独立完成。某些学校以较表面地方式开展了一些尝试,例如在学校周边洽谈开发一些企事业单位或旅游景点作为定点实践基地,按年级和学期匹配,学科教师将学生带去开展该学科的实践活动。这种简化的操作方式,侧重校外真实场景的学习,虽然实践性不足,但对教学也能发挥少许补益效果。系统的实践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和统整,则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来主导,地方教育科研单位来牵头,所涉校外实践基地的上级主管部门的协同支持,全面深入地展开。具体可分五个步骤:

一科研,可由地方教育科学研究院所主导,开展综合实践教学统整的理论研究、课程模式开发、教师能力标准建设;

二开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本地和周边的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遴选、分级、资格认定;挑选部分入选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服务的试点建设;对校外实践教学的后勤供应商进行遴选和资格认定。

三试点,挑选小学和中学代表,开展试验,总结成功经验,形成校本课程模型,制定地方教学质量标准;

四培训,在区域内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竞赛,各校建成自己的校本课程模型;

五实施,各校分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教学统整工作。

我们已经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知道“实践”是破解孩子知行偏废的难题、整治当前应试教育顽疾的一把有效的钥匙,那么,是时候采取有效的行动策略来“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