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场地狭小,学生缺乏生产劳动实践空间怎么办?课程设计难点重重,如何让学生“在劳力上劳心”?师资数量和专业性不足,劳动教育难有好老师如何解?今年,劳动教育堪称教育界一大热词。两份中央级文件的下发,让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成为共识。然而,做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的劳动教育,非常考验育人者的水平和魄力。
近日,笔者有幸参与2020年教育部直属机关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就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调查中发现,空间、师资、课程三大资源问题很容易成为劳动教育的绊脚石。当下,很多学校地处城市核心区,囿于狭小的校园场地,空间资源的匮乏有目共睹。能够大手笔租下几十亩农场的学校毕竟是少数,多数学校只能艳羡,或者受之影响而放缓了实施劳动教育的步伐。所以,首先要破除的便是这种畏难情绪。
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主动整合资源是责任担当;对学校来说,因地制宜是破解之道;站在社会层面,敞开大门是胸襟气魄。空间资源问题并非无解难题,如北京市教委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全市学生走出学校进行一周的学农,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等学校利用有限场地,打造学生种植活动的体验场,并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在北京房山区,博物馆、农业基地等社会资源向中小学敞开大门。这类例子不胜枚举。聚合多方力量,劳动教育实践的多元化反而凸显出来。
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作为国家课程,劳动课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需要学校自主规划和开发。众所周知,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包括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激发创新创造等。而实现这一理念,非常考验学校和老师的课程资源供给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育人者要警惕劳动教育课程窄化的问题,避免说教式劳动课,应将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科课程。要吃透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德智体美四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劳动课程中与自然、社会相联结,进而激发主动性、创造性。例如,播种实践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教学生合理布局;劳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用英语分享感受;看鸟、观虫、了解植物生长规律,运用的是生物知识。学校在设计和实施劳动课程时,切莫过度强调技能训练,或者流于走马观花式的游戏化体验,否则“在劳力上劳心”将成为一纸空谈。
除了空间和课程资源问题,还有一个要解决的是师资数量缺乏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遇到学校教师总体性缺编的尴尬境遇,专职劳动教师数量问题或许一时很难得到根本性解决,但并非无计可施。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邀请职业学校教师进校授课,并计入教师工作量,不失为一种双赢之举。相较于数量不足,专业师资不足更需要引起重视。不少学校反映,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生自身的劳动素养不过关,再加上鲜有对口专业,素质较高的劳动教育专职教师显得非常稀缺。所以,非常有必要思考如何从源头破解这一问题。一方面,师范院校在培养教师时,可开设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必修课程,提高师范生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从事劳动教育教师的重视和培训,在职称认定方面创造更多机会,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愿意从事劳动教育。好教师能培养好学生,解决好劳动教育师资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
劳动教育很小,小到整理书桌、洒扫庭厨;劳动教育很大,大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劳动教育最终是立德树人,让学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理应得到更高重视和更好落实,在现实中不断突破难关成就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钰(中国教育报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7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