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劳动教育理论体系
劳动教育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建国70多年来,劳动教育的主题元素一直都在进行中,但是立足于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劳动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教育属性,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劳动教育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体系首先要回答好的问题。
阐释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核心内涵。作为一个专门的育人领域,劳动教育应以独立的理论体系,立足新时代,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教师等主体在劳动教育中的地位、角色、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厘清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诉求,并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各项相关管理制度,着力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构建和完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以其抽象表述、理性表达和理论表征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理念指引,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策略支持,使其能以更宽广的理论视野、更深刻的理论思维科学推进劳动实践。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生动诠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时代中国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
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必须要遵循劳动教育规律,遵循新时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入研究新时代教育趋势和学生成长的特点,科学定位劳动教育目标,合理设计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注重劳动教育实效。当前,随着《意见》发布,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该如何具体操作,却依然存在许多模糊认识。究其主要原因,是对劳动教育的育人规律把握不准,对劳动教育政策的核心要义理解不透。《意见》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但如何实现各学段整体贯通、如何与其他四育有效融合?还需加强劳动教育育人规律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对学校、家庭、社会实施劳动实践的具体指导和专业支持。劳动教育的学科设置、教学安排、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管理和实施、专业保障等都要把准劳动教育的育人规律和价值取向,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实现劳动教育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构建独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意见》提出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此,要在学段纵向和学校横向两个维度上,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纵向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培育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素养,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劳动教育。《意见》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确定了劳动教育的重点目标和内容。从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整体性、连续性的原则出发,其目标指向要形成纵向贯通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课程内容。
构建横向家校社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程的形态不同于通常学科,日常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是其鲜明特质,生活化、社会化是其主要形式,所以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还要注意校内外即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衔接融合。以学校劳动教育为支点,发挥家庭劳动的基础作用,撬动社会的支撑作用,开拓劳动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作合作育人的横向劳动教育体系。
构建横向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在学校层面,涉及学校课程结构和课时安排的重新调整,涉及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与各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学实践课程、与相关学生主题活动等的校内课程整合。例如,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将在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实践、劳动教育、德育活动、体育锻炼、艺术素养培育方面进行跨学科整合,确保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建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体系
要实现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体系是关键。《意见》提出“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构建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养培训,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专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劳动教育作为一门与“德智体美”并举的必修课程,需要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教师的培养依赖于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目前,国家师范类院校尚未对从事劳动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开设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的高校也很少。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体系的建设,要从建设并完善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着手,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哲学、劳动文化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关系学等一系列涉及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学科建设,强化劳动教育专业的师范类人才培养,为劳动教育专业化奠定基础,逐步形成“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师范人才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全链条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劳动教育开展持续输送专职师资队伍。
教育的价值体现于其培养的人才能够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政府和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人才资源,聘请优秀社会人士,例如,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科学家等成为劳动教育的传道者。他们讲述劳模故事、创新故事、展示精湛匠艺,分享工匠情怀,可以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入脑入心。例如,青岛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劳模、职业学校教师、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校内劳动教师教研活动,至少给学生授课两次。有条件的院校还可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专业领域的确立,还必须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支撑。我们必须改变普通学科教学的评价观念,在劳动教育中不仅关注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应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并加强督导检查和质量评估。
建立多元多样化评价体系。评价是为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服务,以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面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不同类型的学生,劳动教育应建立多元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要注重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身、同伴、家长、学校教师、第三方社会机构等;评价内容要注重多元化,包括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创新创业等;评价指标维度应更多关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着眼于评价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劳动精神面目、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等。评价形式要注重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以保证更公正、准确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客观考核学生的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建立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导、以社会为依托的劳动教育需要加强督导检查和质量评估。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建立监测平台,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将其纳入国家制定的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中。县域教育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条件保障等。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校坚持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家长满意度、社会评价等。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
强化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关系到劳动教育的顺利进行,是提升劳动教育育人实效的基础和前提。
提供劳动实践场所保障。要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必须充分提供各种劳动的实践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标准,学校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
健全劳动经费投入保障。需要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和力量共同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也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确保学校开展好劳动教育。
强化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各地区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学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杂志5A 作者:王晓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