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对研学旅行的各种模糊认识和随意解说之声不绝于耳。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悖研学旅行初衷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打出了“带着课本去旅行”的旗号,以“第二课堂”的名义把研学旅行做成了“课堂搬家”或补习夏令营、冬令营;有的学校担心出事,便直接把学校“平移”到了实践活动基地,把研学旅行做成了另一种封闭式活动;有的学校把研学旅行做成了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总之,研学旅行在具体实施阶段仍存在着诸多“乱象”。
为使研学旅行活动有效开展,显现其育人价值,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需要我们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开展相关活动。教育部相关文件已将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这不仅为保证其课时创造了条件,也体现了非学科类课程与活动课程间的共性,表明了两者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从课程性质出发去研发课程。
课程设计要体现活动课程基本特征。作为活动课程的研学旅行,首先应该强调其过程性、体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要把活动前期的主题规划、目标、活动地点或路线的选择,内容板块设计与学习方式,活动中的团队分工合作、互动交流、资源寻求、疑难解决,以及活动结束后的成效评价、展示等作为一个整体。因此,活动的设计主体应该是多样的,不仅要有教师与学生,还要有研学旅行服务机构人员,甚至要有家长,单纯把课程设计交给教师或社会机构是不妥当的。
在设计群体中,学校教师要成为骨干力量。但需要提醒的是,很多教师长期拘于学科教学,不熟悉活动课程的原理和设计方式,设计时习惯于按照自己熟悉的学科选题来确定内容和学习方式,评价时也多采用计分方式,这种设计思路本身就不符合活动课程开展的要求,很容易形成“课堂搬家”。我们认为,理想的设计需要多方面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目前尚未建立第三方研学旅行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借助有资质的旅行社或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的优势资源,校外机构也需要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去开发和寻求符合学生需求的资源,协商设计行程和活动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家长和学生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初中以上的学生,他们完全有能力参与活动的规划和组织,且富有积极性。
活动规划设计要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路线和时间的选择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年龄,也要关照外部条件。在主题设计和线路选择方面,应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并尽力赢得家长的支持。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学校应“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按照这一精神,学生的活动可以分别以本县(市)或省内其他县(市)、本省或其他省份为主要选择范围。一味求远、热衷于旅游热点,未必妥当。有的学校还以在假期举办的少部分学生参加的夏令营甚至出国游取代研学旅行,这本身就不符合研学旅行“全员参与”“认识国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也造成了概念的泛化,有碍于研学旅行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
应该认识到,研学旅行既不是少数优质资源学校的特权,也不是学校课堂的“搬家”,更不是豪华的旅行。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学生基数与有限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如何才能确保研学旅行有效推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我们建议,各地方和各学校要对出行时间、路线、年级与人数做可行性论证,要积极慎重,在不断“试行”中找到最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路径。
(作者高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原载于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